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团结奋进 不断提升精神凝聚力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4-11-25  点击:1512 
分享: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深刻意蕴,需要深入学习领会。

精神凝聚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属性之一,它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精神凝聚力是把分散的、不同的精神力量通过凝结聚合而形成的集中的、共同的、统一的精神力量,它是凝聚各种不同的目的、意志与情感所产生的精神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

文化作为价值观的载体能凝聚起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包括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这些统称为“文化”。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有时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变革的绊脚石。

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它通过教育、艺术、媒体等多种形式,向人们传递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通过文化引领,塑造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文化创新是激发创造力、推进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当一种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时,它就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这种创造力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还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它通过共同的符号、仪式和信仰,将不同的人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维护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具有巨大的能动性空间。它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它植根于现实活动和思想传统,并在历史合力中展开自身逻辑。而文化则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方式引领社会,不仅反映着经济基础,而且影响着社会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作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观念体系,这种文化引领方式有助于形成统一的社会意识,从而增强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形成文化合力。这种合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增强精神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它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进一步增强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利益诉求。通过创作更多反映人民心声、贴近人民生活的文化产品,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是增强文化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创作更多反映人民心声、贴近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可以拉近文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文化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这意味着我们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同时,也要注重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让他们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力量,进一步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和提供共同的奋进伟力。

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此外,文化还具有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发挥文化的这一功能,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革命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增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底蕴。推进“两个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主体性,要求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将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族气质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支撑。

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华文明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这既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资源,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实践成就,同时为守正创新、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感召力提供了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腹有诗书气自华’。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此外,还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提升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凝聚力。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化,其传承和弘扬关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赓续,更深刻影响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精神理念、哲学思想、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艺形态、文化遗产、地理标识、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和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舞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