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4-09-20  点击:481 
分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总结运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务实,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宣言书、动员令、路线图。《决定》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统筹各领域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决定》在内容摆布上有几个特点,其中第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第一,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改革的本质,就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很多方面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要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第二,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广泛而深刻的改革探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分别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台决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中央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仍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不断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第三,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面临着极为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56美元上升到2023年的1.27万美元。同时要看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在2万美元以上,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仍有差距,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积累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14亿多人口大国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赶上发达国家。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牵引作用的主要任务

《决定》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展开,共15个部分60条。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很实、分量很重、成色很足。

第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决定》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要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

第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决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要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这是有效应对遏制打压、脱钩断链,确保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决定》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就是要努力形成“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要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

第四,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提出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方面,要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存量经济特征更为明显,要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

第五,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决定》强调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方面,要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要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方面,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优化土地管理,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制定工商业用地使用权延期和到期后续期政策。

第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决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要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第七,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决定》围绕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不少改革举措。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努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方面,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方面,要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第八,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决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部署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重点任务,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机制。要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创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三、切实抓好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

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健全重大改革举措的任务分工落实机制,科学制定改革任务实施方案,逐一厘清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责任事项、完成形式、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完善改革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强化任务督促落实。加大督促落实工作力度,持续开展专项督查、全面督查、综合督查,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查内容,确保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务求取得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和纠正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消极畏难、本位主义、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切忌好大喜功、脱离实际,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