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4-09-18  点击:445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我们必须真抓实干、不务虚功,埋头苦干、善作善成,锚定既定奋斗目标,在不懈奋斗与攻坚克难的征途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以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圆满完成了众多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民族复兴大局的重大事项与任务。新时代新征程,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没有捷径,唯有继续发挥实干精神,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基础上,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弊病进行了深刻反思,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可行的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识。对此,发挥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的旗帜、标杆作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捍卫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宣传意义和教育意义。

只有苦干实干才能续写新时代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成绩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苦干实干,干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在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中持续向前推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硕果,是广大人民奋发奋进、苦干实干的硕果。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以及深化改革的新呼唤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应发挥行动派、实干家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激励全国人民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苦干”打底、“实干”为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步步转化为现实成果。

推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需要行动派、实干家。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人类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是解决“世界之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还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全党上下要发挥行动派、实干家的劲头和干劲,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大跨步发展,有力破除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思维禁锢与行动阻碍。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叮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并深刻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真干,脚踏实地、扛牢责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这为领导干部如何谋事、怎么干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有一些领导干部“光说不干假把式”,口号却喊得震天响,实际工作原地踏步,“真干”就要少一些虚头巴脑,多一些踏实肯干,减少“面子工程”,多在“里子”上下苦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真干,既要科学谋划地干,又要脚踏实地地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和规划的层面,而是要付诸实际行动,脚踏实地、承担责任、注重实际、勇于担当。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只有通过齐心协力地“真干”,以务实的态度推进各项改革和发展措施,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推动国家、民族、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进步。

苦干,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攻坚克难。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可以发现“特别能吃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长征路上的“啃树皮、嚼草根”、延安时期的“住窑洞、开荒山”、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冰疙瘩土豆加雪球”,这些鲜活的革命事迹无不诠释着“吃苦耐劳”的美德。周恩来同志曾指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直面困难”“爬坡过坎”的苦干精神。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能吃苦”中担使命、尽职责,在“会吃苦”中增长才干,在“乐吃苦”中锤炼党性,不断增长本领才干、强壮筋骨,续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华章。

实干,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推崇实干,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并多次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慕虚功、不图虚名,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实干家,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甘于奉献的责任意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质,俯下身、静下心,真抓实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实干兴邦、实干强国、实干富民。

巧干,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巧干并非投机取巧、拈轻怕重,而是讲究方式方法、顺应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党员、干部的“巧干”之思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党员、干部“巧干”就是以“巧干”把握大势、借势借力,提高审时度势的判断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巧干”突破禁锢、凝聚共识,科学统筹“主”与“次”“先”与“后”“全局”与“局部”,把握规律,抓住关键;以“巧干”开拓创新、破解难题,秉持改革创新、主动求变的进取精神,在“破”与“立”的结合中,以新理念拓展新思路,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员、干部必须提振士气,全神贯注,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干”字之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就是要坚守“真干”的初心,以坚定的决心真抓“实干”,以不懈的努力埋头“苦干”,同时运用智慧科学“巧干”,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行胜于言,实干是最朴实的方法论。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强调既要“实干”、又要成为“大家”,这就要求在实践目的和结果之间达成正相关关系,既要愿干事、想干事,又要会干事、能干事,还要干成事、干好事。

增强历史主动,锚定战略任务,勇担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前景无比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就要坚定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认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历史阶段的重大使命。心中有长远,做起事情来就会坚守原则、坚定方向,将个人情感、个人追求与战略任务、时代重任相结合,坚定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但是,历史的必然性并不否定过程的偶然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还会遇到许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惊涛骇浪。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自国内国际、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是无法规避的。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就必须有克服困难挑战的信心与勇气,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精神,锚定战略任务,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引行动方向,丰富实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理论武装是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前提和保障。党员、干部只有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素养,全面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指导我们工作的科学思想方法,成为解决难题、推动发展的“总钥匙”,既要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又要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坚定历史自信、锤炼斗争本领。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保持战略定力,谋划长远,狠抓当下。“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跨越百年的宏大事业,我们要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在长远过程中加以思考,放在历史长河中予以定位,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要正确认识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和长远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并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例如,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要正确认识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找准主要矛盾,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注意长远规划,狠抓当前工作。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有些事情虽然当前不见效,但是为长远打基础,我们也要努力去做,如实现“双碳”目标,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急功近利、鼠目寸光。要长远规划,以历史主人翁的姿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细节和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取得实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