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奋力开创应用型交通大学建设新篇章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编制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深化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和创新人才引进、教师评价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人才强校”战略成效显著。
强化党管人才,提升人才强校战略地位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引培稳并重、专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推动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形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五年共引进教师550人,引进高级职称人员163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25人,其中专任教师902人,自有专任教师615人、外聘教师287人。具有高级职称353人,占教师比39.14%,比2017年提高了23.06%;具有博士学位127人,占教师比14.0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4名,湖南省优秀教师10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6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5人,衡阳市高层次人才17人。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开全国高校之先河,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组建学校“高科技研究院”,聘请国防科大100余名博士教授任职。
注重建章立制,力促人事制度改革落地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岗位聘用考核、绩效工资分配、教师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制度逐步完善,人事人才工作体系日趋健全。制定了《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十四五”教师发展规划》,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教授引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审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定机构、定职责、定编制、定薪酬、定人员”等“五定”人事制度顺利实施,教职工待遇得到提升,主人翁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强了绩效考核管理,采用三统三分的方式,完善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发挥了绩效考核的评价、激励作用。
突出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工作制度体系,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创新建设举措,突出培训育德,严把教师入口关,每年组织新入职教师、中青年教师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培训。突出典型树德,注重正向引导,引导教师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出台和实施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师课堂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在教师遴选、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以激发教师的职业敬畏感。学校通过加强教风建设、发挥老教师的 “传、帮、带”作用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师德建设。我校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社会的好评。在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考核中,因师德师风问题受到学校警告及以上处分或受到一级教学事故处理的,其年度教学科研业绩考核结论确定为“不合格”等级;因师德师风问题受到学校通报批评或受到二级教学事故、教学差错处理的,其年度教学科研业绩考核结论不能评为“优秀”等级,并且将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占权重 10%。三年来,304人被评为校年度先进个人,152人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改革薪酬体系,教师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学校改革教师薪酬体系,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教学激励与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热爱教学,钻研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教研水平。组织教学竞赛、专业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立健全学生信息员、领导和督导听课评课制度,举办教师公开课和观摩课、开展学生评教等活动,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校内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教研室为单位强化教研互切互搓,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我校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教师获省级教学比赛奖11项;最近三个学期督导听课评课良好以上的占比71.6%,学生评教平均分为94.05。
重视岗前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一是重视岗前培训,严把教师入职关。在考核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组织新教师参加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后方能执教。2020-2022年,组织新教师接受岗前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其中249名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2023年2月,通过岗前培训的教师有171人。二是改进培养办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制定和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进修培训制度,通过国内外访学、课程进修、学术交流、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采取带薪和适当补助等鼓励政策,促进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校内外培训进修3116人次,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 16人。同时,每年在校内举办教师培训班。近三年共举办12期面向教师的讲座,邀请了14名专家进校做专题报告。三是强化教学技能培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学校积极探索新教师成长规律,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公开示范课、教学观摩和教师评奖活动,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组织青年教师分批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接受教学技能培训,进行“备课说”“说课说”“上课说”等专项活动,邀请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备课、说课和上课的培训,组织教学竞赛活动,全面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近三年来,所有新进教师通过岗前培训,所有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培养;青年教师中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 13 项。其中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1 项,第三届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1 项。获得校级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课堂教学竞赛等奖励62人次,获批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5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16 人。
优化队伍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卓有成效
学校出台政策,将“双师双能型”资格或企业(行业)任职经历作为职称晋升、专业带头人选拔的重要条件,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2020年至 2023 年,学校总计有276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已初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学校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吸收校外资源,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业界精英进校园、进课程、进项目,推动师生与业界精英的深度接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扎实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对教学团队负责人、专业(学科)带头人给予相应的岗位津贴。组建教学团队 51 个,组织开展了专业负责人“说专业”和教师“说课程”活动,系统梳理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深化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全校 9 位专业负责人和 15 位教师受到表彰与奖励。教师培养培训得到充分保障,2022 年列支150万元预算用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有教师发展中心专门机构会同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落实。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合理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引育结合,学校师资总量不断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素质不断提升,建设了一支符合学校特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赵红深)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