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集中展示,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也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最新指导性意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落地生根,按照《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子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学校根据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和师生需求,形成了“彰显红色文化主题,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传统文化血脉,塑造‘福生’教育情怀,融合交通文化理念,树立质量管理标杆,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锻造德技双馨精英”的立体式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活跃了校园气氛,更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巩固和练就各项知识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搭建的这些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二)“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1.党建领航,基础夯实,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入行动
2017年省教育工委为我校委派党委书记后,党建工作管理体制逐渐得到理顺,基层党组织建设得以落实,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全面实施领航计划,党建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截止2020年,“五化”建设达标率100%,基础进一步夯实。建设学习示范课堂,结合教学立德树人。举办第21-30期共1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近万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一是理论学习有体系,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学期学习安排,月度学习重点;二是理论宣讲全覆盖,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学习教育;三是理论阐释有深度,积极发出理论阐释的“交院声音”,年内在《光明网》《新湖南》等理论界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四是重点时事掀热潮,紧跟时事政治,迅速开展宣传阐释,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集结发力,通过立体化宣传引领学习宣传贯彻全过程。有效促进了全校师生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2.文化熏陶,思想浸润,育人模式出新出彩出精品
学校建设了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市级国防教育基地,校地共建明翰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明翰红色筑梦基地等。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提炼新时代精神标识,大力彰显主流意识形态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力,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简称“12345”模式),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2个红色文化育人资源:一是充分利用衡阳及周边“本土化”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辟乡村红色文化教育新课堂,夯实红色宣教根基,打造交通工程学院“红色阵线”;二是挖掘本校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厚植校园红色文化土壤,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拓展3个红色文化育人途径:一是拓展“爱国主义基地”教育渠道,用红色文化来感染学生;二是开通“校园理论高地”活动渠道,凝炼红色革命精神;三是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载体渠道,营造育人成才的红色环境。深入挖掘校训、校歌、校史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积极提炼弘扬新时代交工人的奋斗精神,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师生广泛参与的文化品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2020年策划推出了“红烛颂”“桃李风”“逐梦交工人”“书香通交工”“身边的榜样”“我与交工共成长”等系列微信品牌专题、官网品牌专栏和橱窗品牌专窗。
3.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团学活动有声有色有内涵
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工程、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 “体育运动月”“科技活动月”“宿舍文化节”活动,打造了“大学生文化艺术节、“5.25”心理健康节,“秋季校运会”“新年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品牌;主持人大赛、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戏剧大赛、礼仪之星、书画展、新生才艺秀等大学生文化艺术精彩粉呈,迎新杯等文体赛事、各种联谊、晚会等活动蓬勃开展,内涵丰富、价值多元,满足了大学生多元的文化需求,活跃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近5年,学校开展大型校园文化活动 100余项,学生累计参加150000人次。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有26名青年学生的抗疫故事和典型事迹先后被各级新闻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学校荣获“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0年,学校参加由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幸福花开·新思想天天润衡州---生命至上“衡阳战疫”主题微宣讲》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参加衡阳市夏明翰诞辰120周年红色基因传承系列活动,获红色故事宣讲二等奖;参加由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学习的力量---衡阳市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暨‘学习强国’平台电视知织竞赛”,荣获优胜奖。响应衡阳市“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我校开展对衡阳县渣江镇中心小学少年宫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展,评为2020年度衡阳市“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最佳结对学校;举办第六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全校共522个研究性学习小组3207名学生1044份稿件参赛。满天星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央视《我爱你中国》剧组来校海选演员,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举办远离毒品,打击电诈宣讲活动,开展国防教育讲座。
4.价值引领,素养导向,教育实践讲真讲实讲故事
坚持价值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落地生根,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2020年以来,新辟湘南学联、蔡伦纪念馆、夏明翰故居、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等6个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赴校地对口禁毒帮扶工作乡镇衡东县石滩乡进行走访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赴对口帮扶村衡阳县渣江镇群峰村开展扶贫脱贫结对帮扶“六个一”大走访活动;每月到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和校外实践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实践;设岗位、建团队、亮身份、作奉献。组织教工党员观看红色电影《半床被子》并赴郴州汝城湘南起义纪念馆和“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开展红色参观见学活动;报送的红色故事“血染的丰碑”在衡阳市“红色故事会之夏明翰精神传承”专场讲解大赛中获二等奖。设立50个党员示范岗, 30个学生“党员示范寝室”。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在“七一”表彰中,推出优秀党员专题宣传;教师节期间,推出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专题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之实践》入选省委教育工委“十全育人”典型案例。
5.社团规范,科技创新,志愿行动提质提速提效益
规范学生社团建设,志愿者行动铸就品牌。学校现有记者团、文学社、动漫社、乒乓球社、劲舞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等21个社团和志愿者协会。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延伸了素质教育的空间,拓展了第二课堂的内容,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持续推进已经开展了12年的“萤火虫”爱心支教行动,持续开展健康中国行义诊义卖、乡村扶贫、赴红色教育基地为乡村留守儿童开展国学讲座、支援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等实践活动。近三年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开展480项,学生累计参加 8000人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以“挑战杯”系列赛事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2019-2021年,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511项、2996人次;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挑战杯”系列赛事奖项 27项。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荣誉的有62项、246人次。2019-2021年在校园文化、文艺、体育方面的获奖有456人。2019-2021年,共举办90场学术讲座。校园文化生活成效显者。2019-2021年,学生共有53人发表论文29篇,学生获专利4项;参加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340项,其中一等奖53项、二、三等奖256项,获奖人数超过1000人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课外文化艺术活动11项。立项文化课题25项。学生对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评价92%为”满意”和“基本满意”。
6.把控舆情,守住阵地,意识形态抓严抓细抓常态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和意识形态管理,及时分析研判校内舆情,关注师生思想动态,站稳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对于学校主页的新闻发布,严把采编关、审核关,增强了新闻的价值性、时效性和导向性。加大对各处室、各二级学院网页的指导、监控力度。出台了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规范管理办法,强化对课堂、论坛、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网络等阵地的监管和建设;加强舆情监管,持续做好全天候全网络口径涉校、涉高等教育网络舆情工作监测、研判、引导及处置工作;做好关键节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筑牢抵御宗教渗透防线;设立教育阳光平台岗位,提高学校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和危机响应处理水平,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校形象,在保障学校安全稳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存在差距与原因
1.校园文化层次较低。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重形式,轻内容;忙应付,低水平;有活动,没参与”的层面。
2.校园文化特色较弱。校园文化现有品牌项目持续延伸建设不够,难于向“精品”转化,思路趋于传统化,活动趋于雷同化,效果趋于一般化。
3.校园文化内涵较浅。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反差明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高等学校本身应具有的精神氛围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4.校园文化开放较少。走出去与请进来不够,校园文化处于相对的自我封闭状态。
5.媒体融合速度较慢。融媒体建设推进缓慢,网络文化育人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区块链等新媒体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管理需进一步严格。
这些差距和不足之原因,在于相关机制不够完善,民办高校投资主渠道单一,经费有限,岗位不足,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四)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部署了今后5年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高校,作为文化高地,其第一任务是人才培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高校校园文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肩负重任。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校园文化是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阶段,是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攻坚阶段。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新形势下,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性、感染力、参与度和长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确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践行者。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干部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形成从地面到建筑物再到空中“处处显文化、物物渗教育”的立体式校园文化氛围。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在湖南有较大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应用型高等本科学校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打造鲜明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学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我校具有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力争到2023年,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彰显,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提高,精神风貌良好,文化环境优化,文化软实力增强,校园成为师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园。
(三)分类目标
重视和加强我校的学风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紧紧围绕我校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深入挖掘和培育我校特色,加大校园文化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既有高校校园文化共性,又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既传承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文化底蕴,又凸显鲜明应科文化精髓;既弘扬时代进步的先进性,又包容社会发展的群众性。力争3—5年内,使校园文化活动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品位更加高雅、成果更加显著,能实现:两年打造一项“精品”校园活动向全校推广;有3项以上专项校园文化活动获省级成果获奖;有专项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媒体报道的目标。
1.精神文化建设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师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师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师生。
(1)做常“理论学习”工程
加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头作用,依托党校、“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把专题理论学习月与每周学习日结合起来,组建校内理论宣讲团开展基层理论宣讲,邀请校内外专家、名人、党政干部为师生进行理论讲座辅导,通过宣传橱窗、校报、网站、多媒体等宣传载体加强理论宣传教育,通过“进党委、进支部、进班级、进大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站、进智库”八进学习模式,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高潮,推动党的理论政策入脑入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和指导学校改革发展。(责任单位:宣传部、党务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2)做强“哲学育人”工程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人才资源,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阐释,加强哲学社会讲座论坛的计划管理,打造高质量的“红色讲座”等学术活动品牌,引导大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每年培养学员不少于学生总数的5%,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十四五”期间,一要加强“青马工程”制度建设。制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建立大骨班学员选拔制度,强化班级管理考核制度、学员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制;二要制订课程设置、自编教材。以《纲要》为基础,结合衡阳红色文化、抗日名城、农运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并编写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骨干培养实际的简明教程,形成一套适应我校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骨干成长、成才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培养体系;三要建立大骨班学员成长档案库。建立大骨班学员跟踪培养机制,制定《大骨班学员成长信息档案表》,定期更新、完善学员信息。(责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处、校团委)
(3)做优“思想引领”工程
坚持“引导与管理”并重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依托“双学”、“主题班会”及“团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史,秉承“厚德、善思、强能、笃行”校训精神,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占领青年思想阵地和活动阵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结合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湘交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省、校、院级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开展校内寻访“公益之星”“自强之星”“文艺之星”“体育之星”“科技之星”“宣传之星”等活动,挖掘和宣传我校大学生在道德、学习、自强自立、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典型,发奋成才。同时,积极建设好我校的广播站、宣传栏、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发挥它们在引领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责任单位: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党务工作部)
(4)做美“生态文明”工程
扎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委《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美丽湖南建设》,争取到2023年,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三进工作成为常态化,建成建好2-3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生生态文明教育得到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生态文明行为成为良好习惯。(牵头单位:宣传部)
(5)做细“阳光心理”工程
增加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硬件条件;建立一支由专、兼职辅导员组成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队伍,5年内力争有3-5人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开展好以“阳光心灵,快乐起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切实推进“班级心理保健员—系心理辅导员—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三级联动体系运行,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牵头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
(6)做恒“交工精神”工程
文化当“统帅”,雨露育英才。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创建一流高校首先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指导。加强对校训的内涵阐释宣传。进一步提炼、弘扬和传播交工院精神,在进一步完善办学愿景、办学宗旨、一训三风等办学理念的同时,制订具有我校特色的交工院教师誓词等。把这些理念在教室、会议室、教学楼前墙上张贴,广泛宣传,深入人心(牵头单位:校办、宣传部)。
打造彰显学校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品牌,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办成学校隆重、热烈、有影响力的活动,提炼弘扬新时代交工人的奋斗精神,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师生广泛参与的文化品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积极开展 “逐梦交工人”“书香通交工” “我与交工共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使之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责任单位:党政办、学生工作部、校团委)
编撰建校30周年画册,系统整理办学历史,出版系列校史、校情作品,展示交工人的优良传统,建设好校史馆等物质载体,发挥其对师生的教育作用。(责任单位:图书档案馆)
加强新生入学后的校史教育,提倡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校、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
(7)做深“红色文化”工程
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等重要红色节日为依托,统筹规划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中国梦、党史、国史、形势政策、民族精神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以“衡阳抗战”等红色文化为载体,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通过目标引领、平台搭建、机制保障、多方协同,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具有应用型民办高校特色的以红色文化育人为主线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实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间的参与和介入、不同育人阶段间的关联和融通、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模式。(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
(8)构建“典型育人”工程
按照“讲好交工院故事,传播交工院海师好声音”要求,对学校发展史上产生影响的优秀教师、杰出校友、名人轶事和正面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提升校园媒体“好新闻奖”评选活动的影响力;加强对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各个岗位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报道及广泛宣传。策划推出“红烛颂”“桃李风”“逐梦交工人” “身边的榜样”等系列微信品牌专题、官网品牌专栏和橱窗品牌专窗。(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师发展中心、校办)
(9)加强网络文化育人
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运用多媒体,创造出内容新颖、适合师生口味、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发挥网络名师效应,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师生文明上网,加强网络舆情监督,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唱响主旋律。(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
(1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师德标兵”、“十佳辅导员”、“园丁奖”评选和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育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严谨自律的治学精神;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形成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教师发展中心)
(11)做好“文明修身、文明校园”工程
“十四五”期间,开展以“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课堂、创建文明食堂、创建文明宿舍”为主要内容的“五创建”活动,制定和完善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学生宿舍和教室内广泛张贴和宣传,对学生在日常行为、仪表、语言、环境、网络等五个方面的规范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引导广大学生崇尚道德榜样,学习道德榜样,争当道德榜样,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在全校营造“崇道德、尚礼仪、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貌,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四五”期间,继续扎实开展“寝室文化节”活动,探索建立 “寝室长—层长—栋长—区长—会长”的“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加大对学生文明养成行为的监督力度、频度和广度,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促进寝室文明、课堂文明、食堂文明、环境文明状况的改观,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文明氛围。(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后勤处)
(12)加强艺术文化育人
加强“德才双馨”文化人才培养,建强大学生艺术团队。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格调高雅”的精品文化要求,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以推动校园艺术文化发展,丰富师生文化生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要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完善艺术创术、舞蹈等文作激励机制,激发文艺创作热情,把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优秀的文艺作品之中,着力打造一批富有雁城文化元素、体现学校历史底蕴和特色、展示时代风貌的文学、戏剧、音乐、美艺精品,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同时争取将校园文化向校内传播,塑造学校良好形象。(责任单位:校团委、人文与艺术学院)
(13)加强阳光体育运动育人
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共同印发的《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学校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为契机,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责任单位:公共基础课部)
(14)加强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将教师素养提升与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会员业余文体运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责任单位:校工会)
(15)做响“校友文化传承”工程
校友是母校靓丽的名片,母校是校友温馨的港湾,校友会是母校与校友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建校30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余名优秀人才,“十四五”期间,以建校3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校友会的文化传承功能,一要做好基础数据储备工作,完善校友联系机制,依托校本部“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我校在校生的成长数据库和毕业生数据库,建立重点校友档案,扩大文化传承的面;二要建设“一网三平台”(校友网、校友微信平台、校友信息管理平台和校友活动交流平台)、校友论坛等宣传载体,办好《校友通讯》,加强对优秀校友的宣传,提升学校形象,激励在校生的学习热情和爱校荣校感;三要开展校友返校值年活动,以优秀校友脚踏实地、进取创新的成长经历教育、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四要实施校友联络员制度,并在校学生会成立“校友服务部”,协助校友会开展服务校友的日常服务工作,做好校友分会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为在校大学生搭建与校友沟通的平台,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校友意识。(责任单位:党政办)
(16)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支持社团品牌建设活动,遴选优秀学生社团予以扶持,增强社团的活力和吸引力;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扩大社会实践规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品牌,鼓励在校大学生争做志愿者,让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单位:校团委)
(17)开展读书月活动
为落实创建学习型校园建设的要求,弘扬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理念。学校致力于宣传“放下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重拾书本,品味文字真谛,领悟书香气息”的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每年开展一次读书月活动,积极倡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营造读书气息浓郁的书香校园。(责任单位:图书馆)
2.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18)加强七五普法工作
严格落实学校七五普法计划,创新宣传形式,增强法治教育效果,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提升普法先进单位创建水平,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责任单位:宣传部)
(19)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等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建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原则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并根据发展需要完善或制定规章制度,解决有关规章制度过时和有些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新编《湖南交通工程学学规章制度汇编》(1--3卷),为师生处理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依据。(责任单位:党政办)
(20)加强依法治校工作
无缝对接民办学校依法治理推进规范办学特色办学战略,全面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我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深度融入新时代国家高教体系,大力推进我校内涵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党政办、校工会)
3.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是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21)加强教职工行为规范教育
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倡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崇尚学术、献身科学、强化服务、甘于奉献”的行为规范,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带头规范言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责任单位:教师发展中心)
(22)做实“辅导员成长”工程
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教育的组织员、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员、更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服务员。“十四五”期间,坚持以“把职业当事业,把学子当孩子,把校园当家园”为工作理念,以“团结,和谐,积极,进取”为建设目标,制定《辅导员成长计划》《辅导员工作指导规范》,完善辅导员、班主任考核机制,打造一支“四心四型”辅导员队伍(即:四心:“仁爱心”,“责任心”,“进取心”,“平常心”;四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执业能力,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学生“德行的楷模、学习的榜样、生活的挚友、人生的导师。(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
(23)做勤“学生自治”工程
坚持“以德为先,以才为基,以责为重,以能为贤,以廉为正”的拔学生干部选拔原则,建立“服务型”学生会组织;并对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准确定位,结构提升。即:以团组织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体组织,切实发挥好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中的作用;重点加强“学生权益服务部”的建设,下设有宿管会、治安联防大队、膳食委员会、评教委员会等,充分发挥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继续深入推进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担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制度,有效延伸学生管理的手臂。(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
(24)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完善和修订《大学生手册》,成立校园文明督查队,加强学生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职业综合素质的教育。(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
(25)做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程
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周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努力使广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技能。(责任单位:教务处)
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团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社会实践方面,继续坚持“立足于校园,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以“实践承诺服务,实干讲求奉献”为根本宗旨,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组建7支左右的社会实践小分队,组织好“三下乡”和“进社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责任单位:校团委)
搭建实习实训平台。依托大学科技园,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体验创业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责任单位:实训中心、招生就业处)
(26)做活“学生社团”工程
社团成员的群众性决定了活动参与的广泛性,能较好的解决“二八现象”。坚持“支持鼓励、科学引导、宏观把握,微观搞活”的学生社团建设思路,提升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度,提高社团活动的品味和质量,打造品牌社团,逐步实现“校园文化社团化”。同时,以各学科教研室为依托,着力加强“专业兴趣小组(专业社团)”建设,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力争十四五末期,“专业兴趣小组(专业社团)”数覆盖学院学科专业数,实现学生的思政素质、文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科研实践素质的全面提升。(责任单位:校团委、实训中心)
4.环境文化建设
坚持绿色、协调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系统建设,使校园环境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27)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把校园基本建设与文化建设高度统一,融文化、艺术、育人功能为一体,使环境成为展现和注释学校精神的表现物,完成彰显校园文化主题的学校大门、文化大道、文化广场、大学生活动中心、音乐厅、礼堂、室内外运动场等文化场所建设。(责任单位:基建处)
(28)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制定《湖南交通工程学境校园景观建设规划》,进一步推动文脉廊、塑像等文化景观建设,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楼等景点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加强历史建筑和人文景点保护,适当增加人文景点,提升文化品位。做好校园绿化总体规划,抓好主要景观带的绿化工作,逐步建成有特色的园林式校园。(责任单位:基建处、后勤处)
(29)加强校园环境标识建设
完善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严格按照学校确定的VI视觉识别系统,规范使用学校名称以及校标、校徽、校旗等文化标识,加强办公用品、纪念品等文化产品使用的规范管理。(责任单位:党政办)
落实学校道路命名工作。对楼宇、道路及雕塑进行命名,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①道路赋“美名”,内涵寓精神
A.走红色之路
我校坐落在抗日名城衡阳,距夏明翰故居仅30余公里,域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建设了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市级国防教育基地,校地共建明翰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明翰红色筑梦基地等,校园中蕴含着众多的红色文化元素。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提炼新时代精神标识,大力彰显红色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力,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位,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简称“12345”模式),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将校园主路命名为交通大道,五四路、明瀚路、学联路、群芳路、农运路、科技路和创新路。把五四精神、明瀚精神、科技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核心内容、内涵诠释以及践行方法通过道路标识牌介绍给师生,使师生牢固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创造新的业绩。(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B.步巧匠之道
竭力传承工匠精神,将校园小道命名为鲁班道、蔡伦道、张秋道、毕昇道,发扬建筑大师鲁班的精益求精精神、交通工程“鼻祖”张秋的革新奉献精神、造纸术发明人蔡伦的刻苦钻研精神、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的科学探索精神,培育优秀技能人才,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C.游百花之园
在景观设计上,充分体现游百花之园和青春意境。道路两侧建设五色“秋菊”园、魅力牡丹园、青春碧桃园、勤奋丁香园、幸福月季园、高洁海棠园、友谊芍药园,以及栽种法国梧桐、银杏、木槿等花草树木,校园环境犹园林。鲁班、蔡伦、张秋、毕昇等古代能工巧匠塑像和石碾、石磨、手推独轮车等古代生产工具也丛生期间,师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畅想古代稣應的历史。(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D.悬标识之牌
在交叉道口配以景区一样的木桩路标指示牌,营造花园式校园景观氛围;在名贵大树上悬挂种属科目树龄等“身份牌”,对师生了解树木知识和保护老树名树大有裨益;在运动场周围护坡和拦网上写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师生体质”大字,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道路旁电线杆上悬挂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相片和介绍,让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②建筑能“说话”,润物细无声
A.功能与精神结合,构建楼名文化
学校结合楼宇的实际功能,并彰显育人作用,对校内所有楼宇进行科学命名。进入校门,左边是体育馆,命名国风馆,强身健体、拚博奋进;右手是图书馆,命名为翰林馆,是出人才之地;校门正对面的是教学楼,名为“福生”楼,意在以董事长刘福生的教育情怀感染师生,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心志,通过学习象刘福生一样为社会作贡献,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东西教学楼分别命名为自强楼、卓越楼,取自校风:“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现护理楼,取名“天使”楼,名为培养“白衣天使”之意。男生公寓楼命名为团结楼、和谐楼,倡导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女生公寓楼命名为双馨楼,取自“德艺双馨”,寓意德行和技艺同等重要。实训楼命名为大国工匠楼,意在突出知行合一,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重。学校餐厅分别命名为勤俭餐厅、博爱餐厅、温馨餐厅,意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文明就餐、互相关爱。(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B.理念与榜样结合构建楼体文化
利用校园内楼宇的外立面,将办学方针、办学宗旨、服务理念、建设目标、校训、校风、学风、质量方针、良言警句,董事长刘福生介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学生规范、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工作计划、校园文化活动图片等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丰富的楼体文化。比如,在教学楼现电子标语屏扩展为电子显示屏,以发布通知、欢迎上级领导来校视察标语等。
学生宿舍楼外墙标语,男生楼:德技并修做大国工匠,谦恭礼好君子风度;女生楼:雷厉风行彰须眉风范,和声细雨显才女气质。这些标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养成。(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C.专业与名人结合构建楼道文化
以著名科学家、杰出技术工人的事迹,楼层主题,楼道设施或管理制度为内容或载体,设计各楼层之间的楼道文化。比如,在大国工匠楼(现综合实训大楼),一层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介绍,二层是全国技能比赛的冠军或状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介绍,三层是古 今中外著名科学家介绍。并且,每层介绍的人物都与专业所在楼层相一致,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汲取榜样力量,不断向成功迈进。(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务处、后勤处)
D.传统与现代结合构建楼层文化
把以诗、词、成语、歇后语等形式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专业发展史、企业管理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文化相组合,形成富有特色的楼层文化。
以机械楼为例,我们为每个楼层都设计了一个成语来代指,都有一个文化主题。成语的选择以楼层的层数为开头,突出技能、学习、修身、立志等内容,文化主题的确定则源自于成语本身的寓意。如一层的成语为,“一技之长,终身之翼”,意指人怀一技之长,犹如鸟儿拥有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无论在求职、谋生、就业、创业、守业、壮业,还是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方面,都将获益匪浅,意在教育学生要常常勉励自己努力学习技能,因此,文化主题是“自勉”。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主要体现在福生楼中各教学院部所在楼层走廊的两侧墙体上。一面是从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经典国学作品中摘录的与本楼层文化主题相一致的名言佳句,相对的另一面则是现代企业文化内容,包括机械业发展史、电学发展史、汽车高铁发展简史、信息技术发展史,6S管理标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名人语录。(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务处、后勤处)
E.物品与知识结合构建楼物文化
对楼体内的管道、阀门、围栏等设施,从名称、尺寸、材料、工艺、用途等方面作出详细说明,对灭火器、消防栓等安全设备及其使用须知进行标识,还应专门设计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台历、邮册、信封、胸卡、钥匙扣等,创造出“物物皆学问、时时在育人”的浓郁氛围,广大师生在使用物品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感受校园文化。(责任单位:宣传部、校办、后勤处)
(30)加强校园教学、生活场所人文环境建设
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绿色、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好教室文化、食堂文化以及公共场所文化环境,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责任单位:教务处、后勤处)
(31)加强校园宣传环境管理
按照校园环境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提倡积极向上、品位高雅校园环境。(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处)
(3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和消防工作的宣传教育,及时处理侵害师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责任单位:保卫处)
(33)加强学院文化环境建设
按照《关于印发<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学院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打造“一院一品”文化,发挥院墙文化育人功能。(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
(二)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学校董事会、党委会、校务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为充分发挥学校领导机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实现董事会决策与保障、党委会监督与保证、校务会执行与管理、工会参与与服务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成立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与指导,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办公室负责协调、督促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各二级学院也成立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本学院的校园文化 建设工作。
2.分工协作,强化落实。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在经费、政策上给予支持。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列入学校每年的财务预算,建立使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场所保障,加速活动阵地的改善。学校各部门、单位 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积极行动、重在落实,结合 实际深入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
3.注重宣传,统一思想。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形成学校和师生的文化共同体。通过建立全体师生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构建以共同愿景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学校的学习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师生的热情、干劲,充分调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4.建设队伍,提升实绩。建设和培养一支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从政策倾斜、待遇提升、人文关怀等方面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2021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