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习园地

语文

了解《论语》
发布时间  :  2022-06-01点击量  :  [19215]

1.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现存《论语》共二十篇,492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二十篇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2. 孔子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928日(农历八月廿七),逝于公元前4794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汉族,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史记·孔子世家》节选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节选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才是真相。

3. 对论语的注释

历代对《论语》的注释汗牛充栋,据说不下两千种,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

郑玄《论语注》

何晏《论语集解》,后来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邢昺《论语注疏》

朱熹《论语集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

4. 南怀瑾对《学而时习之章》的解读——《学而有何乐?》(节选自《论语别裁》)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见习的。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学问。普通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

讲到做人,我们就想到庄子也提到过这件事,《庄子》这本书把有道的人叫真人。唐宋以后,对神仙、得了道的人叫真人。发挥了的最高成就,在道家就称之为真人,孔子认为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一个字,在孔子这里包括了这么多观念。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接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事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但是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怎么知道这一套他不来呢?因为他明知当时有拿到权位的可能,乃至他的弟子们也要他去拿权位。因为孔子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在这几百万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都是国家的精英,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所以有些弟子,尤其是子路——这个军事学的专家,几乎就要举起膀子来:老师,我们干了!那种神气,但是孔子不来。为什么呢?他看到,即使社会安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基本上解决问题是要靠思想的纯正,亦即过去所谓之德性。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乐了吗?那是为了外汇,多赚几个钱罢了。《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任何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太太、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一个人哪怕轰轰烈烈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地抬头。

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谁来了解你?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天都怨,而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连起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