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肖桂香,危乐辉)恰逢农历九月初九,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如期而至。从古时登高赏菊、插茱萸的民俗,到如今聚焦敬老孝亲、关怀长辈的新风,一代代中国人延续着尊老敬老的文化血脉,用切实行动传承着这一中华美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深刻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以赤子之心与感恩之行,为长辈送去温暖关怀,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登高怀故 传承美德
千百年岁月流转,重阳节始终承载着对长辈的敬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古人插茱萸、饮菊酒的习俗,到如今的家庭团聚、社会关怀,形式虽变,但其核心——对长者的尊重、对亲情的珍视——始终如一。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鲜活,成为连接家庭情感、涵养社会文明的重要纽带。
孝亲敬老 青春担当
站在新的时代节点,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美德精神的践行者。九九重阳一早,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许多同学便拿起手机,为家中的爷爷奶奶送上了真挚的节日祝福。“奶奶重阳安康!我在学校一切都好,正努力学习,将来为您‘铺’一条最平坦舒适的回家路!”一条简单的微信,承载了学院学子的专业浪漫与深切挂念。另一条信息则写道:“爷爷,愿您的笑容如秋阳般和暖,愿您的脚步如我们所学的道路般坚实久长!” 这些跨越山海的问候,正是敬老美德在数字时代最青春的表达。学院更号召全体同学:常伴长辈身旁,耐心倾听他们的岁月故事;学习敬老知识,用心传递温暖与关怀;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真诚服务老年群体。让青春的活力,成为支撑敬老孝亲美德的坚实力量。



共庆佳节 传递温情
这个重阳,让我们用行动表达敬意:陪长辈唠一次家常,分享生活的点滴;为长辈做一件小事,分担他们的辛劳;陪长辈进行一次户外活动,共赏秋日的静好。最朴素的陪伴,往往最能浸润人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让敬老爱老的美德在实践之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