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交院军训正当时·第四日 教室里的红色课堂,青春与信仰同向同行
发布时间  :  2025-09-04点击量  :  [2271]

   9月4日,军训进入第四天。当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进教室,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的耳边响起了激昂的红色旋律。连日来对意志与体力的锤炼,在此刻升华为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让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image.png

明亮的教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各连队同学坐姿端正,精神饱满,目光如炬。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等一首首承载着历史重量与时代精神的经典红歌接连唱响,年轻的嗓音或许略显青涩,但那份发自肺腑的真诚与豪情,却在教室内久久回荡,震撼人心。歌声时而高亢嘹亮,荡气回肠;时而深情婉转,催人奋进。这不仅是歌声的传递,更是革命精神的接续,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血脉中的奔流涌动。

image.png

军训的意义,远不止于队列动作的规范与体魄的强健,其核心在于精神的塑造与品格的淬炼。这场在教室举行的红歌合唱,正是这堂“必修课”的深刻一环。它让同学们在旋律中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先辈们的奋斗牺牲与崇高理想;在歌词中理解“团结”、“奋斗”、“奉献”的深刻内涵。这对于以“交通强国”为使命的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子而言,意义尤为特殊。歌声让他们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刻体会到未来肩负的责任——他们所建设的,将是祖国的脉络与桥梁。

image.png

歌声汇聚力量,信仰指引方向。这场在教室开展的红歌会,是一次成功的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它极大地增强了新生连队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迅速熔炼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更重要的是,它将爱国主义的种子,通过最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深植于每一位同学的心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