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建工作

新闻报道

清明追思铸忠魂,红色基因永传承——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赴衡阳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  :  2025-04-05点击量  :  [2390]

青松肃立,白菊含悲。4月4日清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34名师生身着素装,手捧黄白菊,在衡阳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缅怀革命先烈,筑牢信仰根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祭扫英烈、聆听红色故事等形式,引导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image.png

上午9时,衡阳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高19.46米的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师生们缓步拾级而上,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师生手持白菊,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一朵朵洁白的花朵被轻轻摆放在纪念碑基座前,在晨光中静静绽放。学生们俯身整理花束时,有人发现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现场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松枝的沙沙声,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打破这份肃穆。

image.png

衡阳保卫战期间,18000余名将士用血肉之躯坚守47天随着讲解员哽咽的讲述,大屏幕上同步浮现历史影像资料,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

image.png

当年,他们和我们差不多大。站在衡阳保卫战群雕前,铁道2301班张文博轻轻擦拭着一位年轻战士的雕像基座。雕像简介显示,这位战士牺牲时年仅22岁,是当时的铁道兵。我们现在学习的轨道交通,正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的梦想。”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肖桂香感慨道。这种跨越八十年的专业传承,让现场师生陷入沉思。

image.png

 在烈士纪念馆,一封泛黄的家书成为最动人的展品。儿此次赴衡,生死难料,唯愿以血肉筑路,保我河山......这封抗战工程兵家书,字迹已模糊,但字里行间的赤子之心依然滚烫。令人动容的是,家书作者的后人如今正是某高铁建设项目总工,这段跨越时空的呼应,诠释了何为信仰的传承

祭扫结束后,师生们自发开展对照先烈想一想讨论会。当年先烈们缺衣少食仍坚守阵地,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抱怨实验室条件?”“他们用血肉铺就生命线,我们该如何用智慧建设交通强国?这些直击灵魂的追问,让主题党日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image.png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党总支书记何美生在活动的最后总结道。从抗战时期的炸不断的铁路线,到新时代的智能交通网,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交通人矢志报国的精神内核。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刻苦学习,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