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习园地

语文

庄子与《逍遥游》
发布时间  :  2022-06-01点击量  :  [16991]

1. 庄子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附有庄子简略的传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庄子》

《庄子》一书是庄子本人及其门徒乃至更晚的庄子学派的文章的汇编。汉代著录的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二篇,分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通常的看法是,“内篇”系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系庄子门徒及后学所作。总体说来,全书的思想体系大体统一,相互矛盾之处不多。

3. 有关《逍遥游》的“现代”解读:

参考:《宏大的世界》,节选自:骆玉明《老庄随谈》。

打开《庄子》的首篇《逍遥游》,劈头而来是一则想象幻奇、景观壮丽的寓言:北海有巨大的鱼名为“鲲”,化而为鸟名为“鹏”,其背不知有几千里。大鹏奋力起飞,在水面激起三千里高的巨浪,拍击着海上的飙风,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向着南海飞去。它往下看,大地一片苍苍茫茫,犹如人们平时抬头望天一样。蝉与小山雀见了,却嘲笑它说:“我也会飞呀,碰到榆树枋树,就停息下来;有时飞不到那么远,也就是落在地上罢了。大鹏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庄子说,这是“小大之辨”。

在《秋水》篇中,也有一则类似的、并且同样有名的寓言:秋天洪水暴发,百川灌入黄河,水面顿显广阔。于是河伯(黄河神)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盛大壮美莫过于己。然而,当他顺流而下来到北海时,只见海面浩茫无涯,这才比较出自己的渺小,于是对海神若感叹道:“我见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陋可笑!”——这也是“小大之辨”。

庄子关注人的精神自由,他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一种深刻的宇宙观作为背景,就是时空具有无限性:“夫物,量无穷,时无止。”“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表示空间意义的 “宇”虽有实体存在,却没有最后的边界;表示时间意义的“宙”虽有延伸,却没有始终。  

而个体生命只是在有限的时空中存在,其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受到它的限制。蝉与小山雀无法理解大鹏,因为它们自身的活动范围只在藩篱、榆枋之间。《逍遥游》又说:芝菌朝生暮死,不知道标志一个月之起讫的“朔”与“晦”为何物;蝉夏生秋死,也不懂得一年时光的流转。《秋水》中也说:你无法向井中之蛙说明大海,你也无法向夏虫说明冰,因为这些事物的存在超出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与时间。这些比喻最终都落实到人的精神活动上。人也是在有限时空中生存的,但人们却常自我满足、自我拘禁于他们在有限时空中获得的有限认知,将这当作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精神不可能达成真正的超越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