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薪火相传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薪火相传

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之我见

作者:学生工作处 日期:2018-04-20 人气:5911

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之我见

(撰稿人:学生工作处刘公保)

“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校园安全稳定的压舱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关爱辅导员成长,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五种能力”和“四种方法”,实现自身内涵建设“三个转变”。

在新的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这支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德才兼备,以人为本,潜心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特点要求辅导员要有胜任工作的能力。辅导员要有:把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把握学生对象的能力;根据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教育引导对象的能力;与学生沟通即与学生做个别工作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身份有更清晰的定位,要做到“有爱心,懂管理,善协调,有情怀”。开展好大学生思政工作,全体辅导员工作的“四种方法”:一是要深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要强化供给侧改革,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要改善服务侧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四是要运用新媒体手段,聚力推广各院新媒体平台,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

辅导员需要注重自身的职业内涵建设,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事务型”向“教育型”转变,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二是从“工作型”向“专家型”转变,成为学习型、研究型、领导型的高校辅导员;三是由“临时型”向“职业型”转变,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从业使命感和队伍归属感。

全体辅导员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要有明确前进的方向,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使命、文化使命。

                                                                                                                                                                                     2018年4月20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