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盛夏,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夏日‘湘’育,筑梦成长”教育关爱服务团以爱为舟,满载赤诚,驶向衡阳市石鼓区挽月山庄。一场精心筹备的“衡州少年”公益夏令营,于7月3日至13日火热铺开。在蒸湘区本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鼎力支持下,3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这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编织的斑斓天地里,悄然生长,向阳而行。

本次活动的筹备,凝聚了无数心血与专业。早在7月1日,肖玲玲老师“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便如明灯,指引着志愿者们定位为孩子们的“平等朋友、贴心家人、成长引路人”。场地对接、物资准备、课程分工······每一项工作都力求精细,为接下来的十日之旅打好坚实基础。

赤·红色传承:筑牢信仰根基
组织爱国主题观影活动,通过光影艺术直观展现家国情怀。特别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开展“七七事变”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功勋。系列活动有效强化了营员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为思想成长注入红色基因。

橙·活力健康:锻造强健体魄
营期坚持每日早操制度,培养规律作息与健康生活习惯。成功组织五公里徒步拉练,挑战营员体能极限,磨砺其坚韧意志。这些活动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了积极阳光心态的形成,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黄·乡土文化:厚植家园情怀
设置特色户外劳动实践课,营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亲身参与种花、摘豆角等农耕活动。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切身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增进了对乡土文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了解与尊重,有效培养了热爱家乡、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绿·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理念
开展爱护自然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营员为营地树木清扫多余枯叶并给树浇水。这一行动不仅改善了树木生长环境,更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体行动。活动切实增强了营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其成为绿色生活的积极践行者。

青·科技创新:启迪智慧梦想
服务团带领营员实地参观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综合实训楼。营员们近距离观察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亲身感受科技魅力。此举有效拓宽了乡村儿童的科技视野,激发了其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志愿者还开展了理想教育专项课程,灵活运用AI技术,绘出营员想成为的模样,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时空对话。

蓝·文化艺术:涵养审美自信
开设美术课、书法课及音乐课堂,构建多元化艺术教育体系。美术与书法课程提升了营员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表达能力;音乐课堂则通过基础乐理教学与歌曲学唱,有效培养了营员的音乐感知力、节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系列课程显著提升了营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自信心。

紫·公益志愿:培育感恩之心
将公益实践与品德培养相结合。在结营环节组织营员互赠写满祝福的明信片,传递温暖情谊,深化感恩意识。特别融入品格教育专题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营员学习诚实守信、尊重包容、责任担当等核心品质。活动有效促进了营员良好道德认知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播下了公益与向善的种子。

7月16日,“七彩假期”公益成长营举行结营仪式。仪式全面回顾了营期成果,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校团委漆在林书记出席并致辞,充分肯定了活动在拓展儿童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传递社会关爱方面的显著成效,并向合作单位及表现优异的营员、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仪式在《再见》歌落了下帷幕。

十日耕耘,七彩筑梦。我们深知,教育关爱并非朝夕之功。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以专业与热忱,为这些特别的幼苗点亮了一盏灯,推开了一扇窗。那些被红色信仰点燃的赤诚、被安全知识守护的安心、被乡土情怀浸润的热爱、被绿色理念滋养的责任、被智慧火花激发的向往、被艺术舞台成就的自信、被公益善举温暖的心房——终将汇聚成光,照亮他们独自前行的漫漫路。
(编辑:胡容 文字来源 :刘建军何阳 初审:叶沁 李思语 曾微微 胡容 余熊娜 复审:谢卫东 终审:漆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