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教育
小小纸条流淌着爱的教育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4-11-22  点击:1475 
分享: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一位参与“西部计划”支教的“00后”教师徐夕然在社交平台分享写给班上同学的小纸条,引发了网友关注。小小的纸条,让孩子们眼里燃起了光,这是支教志愿者对他们成长的记录,也是给予孩子最真挚的爱意。

面对不善表达的学生,“00后”支教教师选择了用小纸条来传递信息和情感。鼓励认真贴心的小班长“像小太阳一样温暖”,鞭策内向的女生“是我心目中的尖子生”……学生们在看到小纸条的那一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渐渐发生明显的改变。师生之间爱意的流动是双向的。收到小纸条后,学生们也开始给支教老师写起了小纸条。有的关心她的嗓子好没好,有的向老师表态一定会认真听讲……初出茅庐的“00后”支教志愿者,用爱与理解滋养着学生,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感。一张又一张的小纸条看似不起眼,却能够成为育人的积极载体,让师生之间实现了相向而行、双向奔赴。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小小纸条之所以引发关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出公众对好老师的深切期待。不唯成绩论高低、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耐心鼓励每个孩子向上成长……一位好老师,一定是怀有仁爱之心并富有教育智慧,能够找到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做有温度的教育。不论是“自带食材家访”,还是以考试进步奖励新鞋的名义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或是写46首诗歌送给每一位同学,新闻报道中的那些好老师犹如“燃灯者”,照亮和温暖学生们前行的道路。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把火;每一名老师,都是一盏灯。那些微不足道的教育细节,往往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对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新闻中的小小纸条,本质上就是一种评价和反馈机制,有助于激励和鞭策孩子们,帮助他们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良师益友型,它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双主体”关系。新闻报道中不乏这样的诸多案例:江西吉安一名女同学在课堂上睡着了,女老师看到后为她捏肩将其叫醒;“魔法猫咪奖”“讲讲讲奖”“百变马丁奖”“尽心尽责‘父亲’奖”,浙江衢州某中学“高中生给老师花式颁奖”;“长相比较可爱,圆脸,显小,大致可以参考院系里给我拍的形象”,西北工业大学一位女博导的招生指南在学术圈爆火……这些案例反映了积极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也从侧面说明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让教育更好地塑造未来,离不开对教书育人充满热爱的好老师,离不开爱的教育。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有爱的教育更有力量。不论是在偏远山乡,还是在繁华都市,总有许多动人的育人故事带给我们诸多启发。老师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真心呵护学生成长成才,将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改变的可能性。当更多“希望之灯”被点亮,整个社会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会有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