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隆重举行。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在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新征程中的一件要事。自2017年12月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迎接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特开辟《喜迎党代会,实现新跨越》专栏,回眸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学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续写学校新篇章。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根据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氛围、提供保障”的理念,按照“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增强政治意识的敏感性、政策解读的准确性、思想工作的及时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校内宣传的活泼性、校外宣传的品位性、网络媒体的安全性”之思路,突出主线条、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中来,较好发挥了理论武装、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的作用。
一、突出主线条、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四卷),用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一是理论学习有体系。采用集体研讨与专项调研相结合、专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相结合、分散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探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等形式,高标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二是理论宣讲全覆盖。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学习教育,实现学习宣讲全覆盖。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来校作“深入学习领会2020年全国两会重要精神”专题宣讲;邀请衡阳市委宣传部长张霞来校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上思政课;邀请衡阳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肖振军教授作意识形态辅导报告;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联荣教授作二十大宣讲报告;邀请衡阳市两新工委副书记张孟飞应邀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讲。三是理论阐释有深度。积极发出理论阐释的“交院声音”,五年内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衡阳日报》《湖南教育》等理论界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发表20篇理论文章。四是重点时事掀热潮。紧跟时事政治,及时开展宣传阐释,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集结发力,通过立体化宣传引领学习宣传贯彻全过程。5年共举办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58次、理论学习报告会32次、主题党课136堂、二级单位学习研讨300余场次,有效促进了全校师生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多渠道、全视角宣传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教学中心,在教职工中深入进行师德师风、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优秀典型的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开展“我与交院共成长”“闪亮青春”快闪赛等系列活动,进行学习目的, 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自强不息的宣传教育, 策划推出“最美大学生”专题宣传,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二、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凝聚新力量
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奋力实施“十三五”文化建设任务胜利完成,制订学校“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形成“彰显红色文化主题,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传统文化血脉,塑造‘福生’教育情怀,融合交通文化理念,树立质量管理标杆,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锻造德技双馨精英”的立体式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广泛宣传学校精神、办学历程等文化积淀;强化校训校歌校史育人功能,建设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党史国防教育馆、红色教育馆等文化设施,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和优良校风学风。从2020年起,全面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校园文化活动”观测点建设。策划推出“红烛颂”“桃李风”“逐梦交工人”“书香通交工”“身边的榜样”等系列微信品牌专题、官网品牌专栏和橱窗品牌专窗。2021年开展“我们的节日”“建校30周年”征文系列活动;开展校园楼宇、道路、园林景观等名称征集活动并正式命名。2022年策划推出“最美大学生”“身边的榜样”等专题宣传;拍摄形象宣传片《放眼前景云霞中》,通过画面和声音,更深层次的传递学校精神、文化、教学等内容,达到最优、最快、最有效率和效果的全社会性宣传。2023年,编印建校30周年《画册》,记载学校许多弥足珍贵的场景和历史资料,内涵丰富,特色显明;制订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并逐步实施,安装主要建筑物、道路名称12条、安装门牌849块、道路路标11处、制度牌568块;制作航母文化墙、教师发展文化墙、餐饮文化、会议文化以及各专业学院文化墙46面,突出特色,展示亮点。
牢牢把握住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专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批富有湖南文化元素、体现学校历史底蕴和特色、展示时代风貌的文化作品,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高雅艺术进校园, 2020年10月,邀请满天星交响乐团来校演出。2021年7月,在衡阳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上,我校学生承担整个第三篇章节目演出;衡阳市民办教育协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我校派出120人的强大演出阵容演出开场节目;2021年9月9日,学校合唱团登上央视星光大道演出。2022年8月,选派近300名学生作为群众演员参与《援军明天到达》抗战片的拍摄工作,用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之情。从2020年起,持续推进衡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暨“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结对帮扶渣江小学、樟木中学等3所乡村中小学实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村文明进步,学校被评为2020-2021年度衡阳市“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最佳结对学校,受到衡阳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8家单位联合表彰。2017-2022年学校共有600余人参军入伍,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三、宣讲好故事,弘扬好校风,传递正能量
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落地生根。一是充分利用衡阳及周边“本土化”红色文化资源,建立衡阳抗战纪念馆、湘南学联、夏明翰故居、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陆家新屋等6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辟红色文化教育新课堂,夯实红色宣教根基,打造交通工程学院“红色阵线”。把湖湘这片红色热土上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崇高精神传承下去, 肩负起让广大湖湘学子在湖湘文化特别是湖湘红色精神滋养中成为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二是挖掘校内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厚植校园红色文化土壤,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打造红色文化设施群,广筑红色文化平台;将校园景观建设与学科文化相结合,将青年使命担当和交通强国理念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全过程,构成大学生的成长底色。研发红色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协同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建设了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校地共建明翰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等,充分挖掘这些红色文化新内涵,提炼新时代精神标识,大力彰显红色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力。开通“校园理论高地”活动渠道,凝炼红色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创造红色理论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论坛、征文、演讲、话剧、微电影等活动;2020年参加和协办衡阳市委宣传部《夏明翰诞辰120周年红色基因传承系列活动》,荣获多个奖项。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载体渠道,营造育人成才的红色环境,学校建有国防教育主题展览馆,展览馆全景展示革命时期我军的奋斗历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2020年时任副省长谢卫江、2022年南部战区海军舰队航空兵原副司令员唐一平少将等数十位省市领导来我校国防教育馆参观考察。2023年5月,集参观学习、研讨交流、授课讲座、阅读欣赏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启用,光明日报等给予了报道。
2020年,组织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血染的丰碑”在衡阳市“红色故事会之夏明翰精神传承”专场中获二等奖;组织师生党员代表赴伟人故里韶山参观见学;组织教工党员并赴郴州汝城湘南起义纪念馆和“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开展红色参观见学活动。2021年,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歌会;推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专题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我校7个育人项目入选省委教育工委“十全育人”典型案例;2022年,《探索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获批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举办远离毒品,打击电诈宣讲活动,开展国防教育讲座,“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5年内发表《湖南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索》等30余篇红色文化研究论文,出版相关教材、专著6部,形成了一系列民办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成果。
四、聚焦优外宣,传播好声音,打造新品牌
牢牢抓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提升新闻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和引导力。一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学校官网、宣传栏、微信订阅号等各种宣传阵地的资源整合,广泛宣传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全面展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迎评促建之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入开展走转改,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师生,集中报道涌现出的先进师生典型,在校内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5年内,学校新闻网发布新闻1468条,更新校内宣传版块386期。2021年8月开通学校微信订阅号,截止2023年6月共推文398篇,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全省本科高校中名列第一方阵。二是加强与主流媒体的互动,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报道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育教学新成就,讲好交工院故事,传播好交工院声音。围绕学校的大事要事和热点重点,5年内在《光明网》《新湖南》《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超2000条。且提高了报道的时度效,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成稿、第一时间发布,实现了我校“新闻不过夜,媒体争前列”新闻发布的时效要求,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是宣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设,2020-2023年,共编撰《评建简报》60期,编发评建材料400余篇,报导评建进展,营造紧张、积极的评建氛围。四是加强对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对各二级网页的指导和检查,学校新闻网点击率倍增,窗口效应凸显。五是2021年成立了大学生记者团,加强了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五、洞悉微动态,研判潜舆情、守护大阵地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和意识形态管理,及时分析研判校内舆情,关注师生思想动态, 站稳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对于学校主页的新闻发布,严把采编关、审核关,增强了新闻的价值性、时效性和导向性。下发《关于加强我校二级网站管理的通知》《校园网新闻宣传管理办法》《校园媒体管理办法》《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大对各处室、各二级学院网页的指导、监控力度。出台了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规范管理办法,强化对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网络等阵地的监管和建设;加强舆情监管,持续做好全天候全网络口径涉校、涉高等教育网络舆情工作监测、研判、引导及处置工作;做好关键节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筑牢抵御宗教渗透防线;设立教育阳光平台岗位,提高学院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和危机响应处理水平,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按照学校舆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思想教育、舆论宣传、舆情监控等工作。5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综合信息101条,组织撰写各类舆情专报18篇;及时监控处理化解网络舆情, 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校形象,在保障学校安全稳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赵红深)